10月23日,由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语料库建设暨高校语言实验室建设研讨会”隆重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华译教育、试译宝等多家语言技术服务企业的负责人为大会做主题报告,线上听会人数近9000人。
会议于上午9时在东风校区教一楼演讲厅开幕,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边铀铀主持。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文凯教授和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级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评审专家范姣莲教授先后致辞。陈院长简要介绍了郑州轻工业大学及外国语学院的发展现状,指出新文科背景下加快高校外语语料库建设及语言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范教授从外语学科发展的高度阐释了语料库建设和语言实验室在新文科时代的应用前景,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和赞赏。
随后,9位语料库专家学者和语言服务企业负责人先后做主题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会长梁茂成教授为会议做首场报告“语料库高级检索技术探索”。梁教授指出了传统语料库检索技术无法应对大数据、对人工依赖较大等局限,而高级检索需要满足文本自动识别、大数据快速处理、索引行过滤、筛选和智能聚类等需求,进而演示了他自主研发的语料库智能检索软件SmartCorpus Tools 1.0的各项功能,为语料库高级检索技术做出了引领性示范。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许家金教授为大会做了题为“下一代语料库软件设计的概率语境共选原则”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四代语料库软件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新一代软件基于“概率语境共选”的设计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泽权教授以“数字人文视域下名著重译多维评价模型的构建及验证”为题,系统述评了名著重译研究和数字人文前沿,而后详细阐述了基于数字人文的名著重译多维评价模型的构建与验证,为相关研究人员带来深刻启发。
《上海翻译》主编、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傅敬民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翻译研究学科与语料库”。报告首先解析了语料库翻译学的概念,接着阐述了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和方法、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特征、现状及若干论题,呼吁研究者深入开展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吴鹏博士做了题为“德语语料库建设在教学和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现状”的报告,她介绍了国内德语语料库建设和研究的现状及短板,并基于德语翻译业内需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德语语料库建设规划。
西安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曹达钦博士、北京中科睿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东先生、试译宝总经理师建胜先生、华译教育总经理曹清清女士等聚焦高校外语学科教学科研面临的困境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需求,分别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翻译技术实践环境建设研究”、“外语类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与实验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翻译专业实践与科研平台建设”和“跨语言舆情分析平台助力国际传播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报告。
最后,河南大学刘泽权教授为做大会总结发言,指出会议可用“来之不易、天南海北、影响广泛”来形容。大会在刘教授幽默风趣的致辞中闭幕。
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立足学术前沿,直面高校外语语料库建设与语言实验室建设的难点痛点,为相关现实问题提供了探索性的解决方案,将对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的产教学研协调发展提供深远影响。
本次大会得到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指导,受到承办单位河南华译教育咨询有效公司的大力支持。
线下会议现场
陈文凯院长致辞
范姣莲教授致辞
梁茂成教授做报告
许家金教授做报告
刘泽权教授做报告
傅敬民教授做报告
曹达钦博士做报告
陈东先生做报告
师建胜先生做报告
曹清清女士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