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名称:中韩儒学思想与礼仪文化比较 | |||
1、本研究方向人员情况 |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位 |
王 伟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女 | 教 授 | 博士 |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
女 | 讲 师 | 博士 | |
女 | 讲 师 | 博士 | |
2、本研究方向主要内容、特色优势 主要内容:本方向涵盖了“哲学”学科的三个二级学科:“中国哲学史”“东方哲学史”“伦理学”,并与学校拥有的国家特色专业——“艺术学”学科的“民俗学”方向进行渗透,重点开展中韩儒学思想与礼仪文化比较研究。 特色优势:中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地理环境优越,先秦至北宋时期一直为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中原作为“天下之中”的核心区域,和平时期为首善之区,战乱时期为必争之地,其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东亚、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隋唐与北宋皆为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先后建都或陪都于中原,本方向将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导向,借助中韩文化研究所与韩国相关教育、学术机构联系的平台,发挥民俗学与东方文学的学科交叉优势,着重进行两个方面的专项研究。 其一,宋代与朝鲜半岛高丽王朝、朝鲜王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史研究,如茶道、佛教、典籍等。 其二,以宋明理学为线索进行儒家思想东传研究。研究宋明理学在韩国的传播、发展及对韩国文字创立、社会生活、企业文化、宗教意识等各方面的影响等。 | |||
研究方向名称:中韩诗学比较 | |||
1、本研究方向人员情况 |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位 |
男 | 教 授 | 硕士 |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
女 | 讲 师 | 硕士 | |
女 | 讲 师 | 博士 | |
2、本研究方向主要内容、特色优势 主要内容:本方向涵盖了“文学”学科的三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东方文学”,尝试通过中国文学与东方文学、对外汉语专业与朝鲜语专业的交叉渗透,进行中国文学东传研究、朝鲜族文学与韩国文学比较研究、中韩诗话比较研究。 特色优势:中国诗歌的自觉是以诗话诗论自觉为标志的。汉唐之际,诗歌意识开始脱离先秦两汉时期的学术思想和思想表达,进入自觉演化轨道。其间,诗话诗论以文质说、言意说、形神说、滋味说确立了文学的叙述特征,而情志说则奠定了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任何物质都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存在,文学亦然。在当前古代文学研究多侧重时间因素而忽视地理因素的背景下,本方向尝试以比较文学的方法观察古代诗歌的通与变,用韩国诗话旁证中古诗歌各类体式在创作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日臻成熟的过程,厘清中古诗歌的演进轨迹。具体内容有三项:其一,梳理韩国诗话中中古诗歌的相关评述,分类归纳代表性的观点;其二,结合具体作品,比较中国与韩国诗话的同源性及其民族异质性;其三,以异域视角绘制汉唐之际诗歌的嬗变过程,绘制诗歌自觉的路线图。 创新之处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学、民俗学、宗教学、心理学和审美语言学的角度多层次、交叉研究古典诗歌是一种趋势,具有理论开拓意义;其二,在中韩两国各项交流日益加强的背景下,注意和研究两国古代的文化渊源,印证汉唐之际诗歌的演进脉络,具有现实意义。 | |||
研究方向名称:中韩古代语言学比较 | |||
1、本研究方向人员情况 |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位 |
女 | 讲 师 | 博士 | |
女 | 讲 师 | 博士 | |
女 | 讲 师 | 博士 | |
女 | 讲 师 | 博士 | |
女 | 副教授 | 博士 | |
2、本研究方向主要内容、特色优势 主要内容:本方向涵盖了“语言学”学科的两个二级学科:“比较语言学”“朝鲜语言学”,其中“比较语言学”有“历史比较语言学”“双语对比语言学”两个方向。 特色优势:研究成员由汉语、朝鲜语和日语三个语种的专职教师组成,侧重东亚语言圈语言的应用比较研究。重点是通过对汉语、朝鲜语语言特点的比较来分析汉语和朝鲜语在东亚语言圈的内在联系和渗透关系。同时研究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分析这种文化现象的本质和形成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