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邀请西南大学罗益民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者:魏敏敏发布时间:2015-10-19浏览次数:303


1015日下午3点,西南大学博士生、博士后导师罗益民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函评专家)在东二楼100为我院教师作了“苏东坡的山:莎士比亚与学术取向”及“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学术报告。

在“苏东坡的山:莎士比亚与学术取向”报告中,罗教授以苏东坡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开场白,介绍了目前学术界所面临的“古典恐惧症”、“大家无用论”、“时髦说”和“空白论”等问题,提出“弄学术,傍大款”的学术取向主张,力荐青年学者不要惧怕莎士比亚等大家,而是要从传统经典之中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找点、找角度,因为“大家是学养,是大款,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时,他还明确指出坚实的学术基础是任何学科研究所必备的,建议大家要向古典和大家学习,这样有利于传承经典和发扬人文精神。传统是基础,不读点古文,语文弄不好;传统也是动态的,建议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并列举他心目中八大必读书目。通过大量的例证,罗教授最后说莎士比亚等大家是常青的,说不尽的,是现代学术研究的一种媒介,给予丰富的素材资源,我们对待此类大家也要像苏东坡眼中的山一样,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从中汲取养分,挖掘意义和价值。

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报告中,罗教授指出国家社科的工程性最高,需要准备和选题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个长期积累和准备的过程,并非是写材料就会给课题那样简单,而是要做到心中常怀选题,借助notebook idea book回忆自己的兴趣点,并下载历年立项课题,从中甄别话题,寻找空地,确定自己的选题;第二阶段要遵循“不随大流但傍大款”的选题原则,特别是在追求创新方面,可以追新但不能求异的,要持有谦逊态度,不能盲目自大去填补空白等等。在课题申报过程中,还要注意创新度的检测,经费与成果的匹配、等值交换原则以及文献资料的前沿性和权威性。

在学术报告结束之后,罗教授又在东二楼306会议室与外院博士和老师代表进行了交流,启迪了青年教师下一步科研思路,拓展了国家社科项目申报的范畴。

罗教授的学术报告幽默风趣,富有新意,对我院科研工作的开展及人文思想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为与会教师特别是青年博士提供了及时、有益的国家社科基金申请指导,博得了大家一致的肯定与赞扬。


罗益民简介:

罗益民,北京大学博士,西南大学教授,哲学、英语博士、博士后以及国内访问学者导师,西南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吴宓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国务院福布赖特项目、常春藤联盟学校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学者,重庆市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亚洲莎士比亚协会(大陆中国唯一)理事,国际莎士比亚通讯委员会中国代表,中外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语诗歌研究会副会长,兼任国内7所高校兼职、客座教授。在中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文学、哲学、翻译、词典学论文88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等21种,主持、主研国家社科基金一项、重大项目近10项。招收英美文学、MTI、双语辞典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英美文学、美学史方向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员,英美文学方向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