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东二楼306会议室举行“语言文化沙龙”创立仪式,第一期活动聚焦2013-2014学年学生学科竞赛,总结成绩,交流体会,谋划发展。副校长陈江风教授、教务处张东初处长、校团委张世涛书记出席会议,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各系部负责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及获奖学生代表参加了沙龙汇报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孔祥娟主持。
会议伊始,周麦成副院长介绍了近期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情况。一年来,外国语学院积极组织学生语言文化类学科竞赛活动,成绩突出,获奖数量和获奖等级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朝鲜语专业学生在演讲、写作、风采竞赛中屡获国家级、省区级大奖;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八级通过率超全国同类高校20%,在河南省第五届翻译竞赛中成绩优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经典照亮人生”诗词吟诵比赛中获得集体二等奖,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古典诗词联吟大会展示了精湛的艺术素养。汇报会上,指导教师、获奖学生分别结合参赛经历,从组织和参加学科竞赛的角度,谈经历、悟收获、明方向,纷纷作了精彩发言。
在听取指导教师、参赛学生发言后,教务处张东初处长谈了参加汇报会的感受:一是外院发展思路清、工作实、效果好;二是三个专业协调发展、交叉配合,外院发展特色鲜明;三是学科竞赛内容广、层次高、获奖多。校团委张世涛书记从团学活动层面对竞赛工作给予肯定:外国语学院发展状态好,专业薄而不弱;师生信念坚定,指导教师敬业奉献,学生追求卓越、自信优秀;学生工作特色突出,创建品牌有连续性,文化活动传承显精髓。
汇报会上,副校长陈江风教授作重要讲话。陈江风教授指出,外国语学院是一个人文学科的基层教学单位,作为一个年轻的学院,党政班子调整后,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清晰,工作卓有成效。近期,外国语学院在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可谓“一点突破,带来一片红火”。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望者,陈江风教授在讲话中以“唤醒”“自觉”为关键词对外院师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强调,高校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在当今国家经济与技术迅猛发展的大潮中,作为一个人文工作者、一个文科大学生应有“唤醒”意识,要“站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着希望的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而努力。最后,陈江风副校长就竞赛成果的固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有“自觉”意识,外国语学院要总结经验,形成制度,继续完善专业教学与学生管理紧密结合的教管体系,凝练特色;教务处、校团委要以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大对学生学科竞赛支持的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今后,外国语学院“语言文化沙龙”将通过漫谈、座谈、茶话、论道形式,开展语言文化系列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实现教学相长,营造文化氛围,唤醒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