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7日下午,我院召开省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进会,重点研讨该项目与2025版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协同机制。会议由项目负责人孙艳娜教授主持,英语系主任赵永刚、项目组全体成员、英语系部分骨干教师参会。
会议围绕“课程—实践—评价”三维融合展开讨论。首先,孙艳娜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是教改落地的核心载体,需将CLI理念与数智化教学手段融入培养目标。接着,赵永刚提出“以项目促课程、以课程强能力”的路径建议,并明确具体工作负责人:其一,将项目开发的《人工智能辅助翻译》《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等课程纳入专业选修课模块,聂韶峰负责牵头修订教学大纲;其二,借鉴项目实践经验,优化“思辨能力培养”课程群,李静负责《比较文学导论》《英语诗歌赏析》等文学课程群的创建;其三,建立“教改创新实践学分”,赵祥云负责完善基于项目研究成果的学生实践评价指标。最后,李静汇报了校企合作课程《食品科技翻译》开发进展,聂韶峰和田铁军分别展示了各自获批的教育科学项目支撑材料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匹配度。
会议明确团队须于2025年3月前完成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确保教改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实效。